話說近年朋友要生仔的都生了,朋友間第一個孩子讀書無咁多人關心,但當幾個小朋友差唔多年紀,媽媽們就會討論了。這兩個月,我看了很多K1入學的題卷,要問孩子的長短處,爸媽教育理念,點解選擇這家學校等,我都幫手作過唔少。作,是作的,難道我答,貪你有一條龍囉,貪你係名校,貪你夠出名,這些全部都不能答。唯有上網睇幼稚園的WEBSITE,連埋人家校訓一齊作,我仲記得有一間係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中文譯,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,我睇完都笑了。
我們這班朋友都教過書,在香港長大,都是九年免費教育的受惠者,但我從小就討厭中文(因為媽媽唔迫,筆劃又多,我而家識既中文,都係睇小說學番黎的),同埋讀書年代開始教琴,見到唔少讀國際學校既小朋友都比較開心,所以我立定決心生仔就要讀國際學校,最多我比心機搵錢就是了。但原來現在的媽媽們要想很多,亦不是有錢就有書讀,2歲孩子不停面試,我聽到都非常辛苦。
其實家長們,不如先想清楚這是你們還是孩子的人生?讀名校能為孩子帶來甚麼?你有沒有企圖或意圖希望孩子做醫生或律師?
我沒有孩子,但我是一個目標為本的人,我不會亦不希望孩子做醫生或律師;要讀dbs或dgs學得快人一步並不理想,因為太辛苦,做甚麼職業,甚至讀甚麼大學甚麼科目,都是他自己的選擇。家長們,把孩子送到中學,就已經是極限了,不如想想孩子的人生需要甚麼。
孩子讀書我覺得1.開心,2.打好語言基礎,3.識得用個腦去讀書,4.唔好煩到我。我成日都覺得小時候讀書讀歷史沒有用,因為有沒有秦始皇我日子都沒有改變;讀西史好小小,因為我學多兩隻英文;出來做野更加印證我既唸法,教書的確咩都唔洗識;反而出黎做而家呢行,多睇多學就夠用,但只有語言好在商業社會中永遠重要。我希望孩子能說出流利的英文,所以我希望比孩子在英文環境下長大;孩子絕對可以不在香港讀大學,因為我從沒有想過孩子只在香港這麼小的地方過一輩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