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anks mediadvhk 的邀請,suddenly可以看《過界》的媒體優先場。得知有得睇,自然上網看看是說甚麼,原來該片入選今屆康城影展的一種關注單元競賽電影,有劉嘉玲與陳坤。
故事說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類,一是上流社會的闊太太,一個是中港客車司機,各有各的煩惱。這套片拍得好唔好,我唔識講,但的確比我有所反思。
劉嘉玲演的李太太是上流社會的太太,一直過著無憂且奢華的生活,2000蚊整個頭,2000蚊high個tea,囡囡在外國留學,丈夫生意好像不錯,有一群太太酒肉朋友,似乎是不少女仔希望的生活。直到有一天丈夫失蹤了,信用卡沒得用,才發現丈夫公司都已經人去樓空,兩公婆到底有沒有溝通?就好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樣,原來兩個人間只有一個電話號碼,面子令她不會不能去透過第三者尋找丈夫,令人最感到無奈;面子令她在沒錢的情況下繼續濶太的奢華生活,令人感到希虛。那一刻我不禁問,到底面子值多少錢一斤?
首先,劉嘉玲那種愁的演譯,是非常引人入勝的,我明白那種無奈徬徨驚訝害怕,因為這樣就好像沒有了明天一樣。一直以來有不少情侶因為拍拖不成而鬧情緒,少則發脾氣,大則自殺。我再一次覺得是on9的行為,如果拍拖不合要死,李太太的情況更要死吧,因為多年來沒有生產能力的女人,要重投市場,或者出售所有物是會令人崩潰的事情,與每天在職場上打併的女人不同,那就是為何上一輩的太太們寧可啞忍丈夫有外遇,亦沒有離婚的打算,在亦舒故事中的媽媽們就是那樣。
今時今日,工作就快10年了,有不少女同學亦結婚生兒育女,亦有女同學為了孩子寧可放棄高薪厚職當上全職媽媽,那是我所敬佩但不認同的。我自己也結婚了,不是不相信天長地久,但每一段感情也有可能變質,每一個人也有可能改變,我衰,但我覺得沒有工作的女人變成寄生蟲也算了,但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很重要,如果有一天婚變了怎麼辦?誰會體諒明白媽媽的偉大?一直而言,我相信,最幸福的女人並不是有個有錢的丈夫,反之是有一個有錢且愛家的好爸爸。
反之陳坤的角色做的好不好,我不懂說。但他與太太為了超生的孩子,闖關來港生孩子,香港人會鬧來港生孩子的雙非單非是徨蟲,我自己都非常討厭大陸人,但將心比己,如果我是他們,我也會這樣做。
其實在90年代,不少香港人都會到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生孩子,因為拿了出世紙,為孩子留了一條後路,就是未來也有可能到加拿大接受平一點的教育,就算我不用,也買了一個保險,其實這是一樣的。今日內地人的想法,就是那些年香港人的想法,我想當時加拿大人也討厭我們吧,人家排華,小時候我會覺得很討厭,但長大了,我都試過在外國比人用汽水罐掉,想深一層,我們不是在侵佔人家的資源嗎?其實只有像美國一樣,就算我比你生,但都不給你出世紙,就自然減少大家到美國生孩子了。
老實說,整體而言,這套戲看的時候很悶,但,卻給你我思考空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